德赛斯设计创想之旅云南行活动共安排4天3地的行程,上篇我们已经回顾DAY3白天的精彩旅程,接下来心动继续!夕上双廊当晚,经由抽签后,10位设计师宿在了由谢柯设计的夕上双廊酒店内。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谢柯被设计圈亲切地称为“胡子哥”。在他过往的数件酒店作品和公开演讲中,都不难发现他对自然散发出的强烈渴望。他曾毫不掩饰的说到:“自然永远比设计更伟大。”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在他设计的名为《夕上双廊》的酒店中,也能窥见自然所在的种种痕迹。经酒店工作人员介绍,院内设计时尽可能的保留原有植物,对整个建筑也未做加高,以免遮挡海景。院子中,阳光洒下,绿意疯长。而眼前,洱海的波涛一浪追着一浪,沉静的,热烈的,此起彼伏。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格物小馆
晚餐后的小酌设在夕上双廊的前院中,是八旬设计的《格物小馆》。《格物小馆》是一间鲜花簇拥的小酒馆和餐厅,与外面热闹的双廊主街相连。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中为设计师八旬
当晚,八旬与游学一行人相聚在此地,与设计师们交流着自己当初设计它的想法。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八旬时代的仓库和店铺经由改造后,已成为一个由白墙旧木,手工瓷砖包裹的自留地。八旬在这间东西朝向的院子内,记录下光影的变化,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DAY4
徜徉双廊
太阳宫,在第四天一早,游学一行人即从夕上双廊步行前往太阳宫。
穿过双廊石板路走到尽头,沿途皆是当地特色小店,银器、美食、饰品店等应接不暇。从尽头处转入昏暗的小巷,环转间便到了太阳宫。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太阳宫现为杨丽萍艺术空间对外开放。整个建筑外表朴素,借山势而上,建在陡峭的岩石间。而在青石板上伫立,洱海便尽收眼底。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伙山美术馆
本期设计游学的最后一站,是由八旬设计的伙山美术馆。
开车从双廊至伙山美术馆仅17公里,但一路环绕的盘山公路和泥泞小道,让这次探访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因大巴车无法开至山顶,游学一行人又下车步行,登至山顶,一座正在筑造还未完工的水泥混凝土结构映入眼帘。
这座藏在深山林中的建筑,与其说是美术馆,更不如说是一座去现代化的迷宫。八旬自己也说,因地域等原因,建造过程中未使用现代机械设备,仅靠师傅们的巧手打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从侧方的窄门而进,狭窄、高耸的长走道引导来客一路向前。三层的空间并未有明显的分割,在迷宫间穿梭,室内室外间游走,伴随光影与线条的变幻,到达美术馆的正中央外的露台,便可俯瞰苍山与洱海的种种景色。
从本期德赛斯设计创想之旅——探索云南在地文化的游学出发,那些沿途看过的风景,遇见的人,了解的事,都幻化在记忆中埋藏。而在未来的某个瞬间,这趟游学中的种种美好与灵感浮现,这便是旅行带给设计的意义。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设计问答
Q&A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付松
青芥Change design studio 设计总监(共合设)
Q:您在本次德赛斯设计游学中,对哪些设计印象深刻?您对本次游学有哪些感受?
本次游学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云南的文化以及历史。当代的建筑与云南文化融合得很高明,包括古城传统生活方式的保留,每个空间都保持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虽然第二天在大巴车上度过,但回忆起看过的在地建筑和它们的历史,就激励自己前进路上即便艰辛,也要保持初心。
第二,全国各个城市的设计力量齐聚云南。了解到了不同城市的设计状态,以及一波正能量的设计伙伴,大家初心比较一致地坚持做好设计。也了解到不同城市的设计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是不管在任何城市,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设计态度。这种融合与交流是本次行程给我的最大收获。

(图片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
向淑捷
上海向生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Q:您如何评价此次德赛斯设计游学,从中有哪些收获?
本次游学和“设计创想之旅”这个主题十分贴合。我们整个行程参访的各式设计作品,比如第一站弥勒艺术馆、当晚所住的酒店,以及后来去大理动手体验扎染,参访夕上双廊等等,都与这个主题特别贴近。这也让我们到达当地时,可以切实观察到在地特色与设计细节,以及感受到整个环境给予空间的气质。
最大的收获是返程后对设计的一种反思。云南在地设计把自然、环境、当地特色与设计结合得很好。比如夕上双廊酒店,穿过酒店长廊就到达洱海边,整个酒店都没有复杂的装饰与造型,而是通过一些自然植物,以及环境本身的色彩结合到设计之中。我们返回城市后,也会有这样的一些思考,就是如何把周边的环境,比如结合自然的、外部的氛围,导入至空间内部。
(文章来源:西班牙德赛斯岩板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