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学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多瑞;他主张“大文化、高品位、新视觉”的国粹艺术;他秉承“简率、拙朴、大度”的精神,独辟新界,自成风格!
01国潮,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赵多瑞老师的书法既显示出东方文化内涵的传统功力,又有现代的绘画理念的创新,常变常新,超越自我!赵多瑞老师表示:书法不光是皴、擦、点、染所能概全,更是中华民族所具备的一种笔墨理念、文化思想和个性情感因素的呈现。
在描绘物象的结构特征时,皆变成不与人同的笔墨符号,以强化创新意识和形成自我的笔墨语言。而当下盛行的“国潮文化”也正是源自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02一笔一画VS一块一脉
然而以国潮为主题设计的器物不在少数,许多却打着国潮的名号、没有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核…引起赵多瑞老师关注的就有2021年广州设计周冠珠「一块一脉」主题展重点突出文创IP新品——华脉岩板。他抱着严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华脉——从文化层面,华脉凭什么让中华文脉新生?而书法则不同,融合了千年历史的技法与不同时代的理念,「一笔一画」间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刚柔、动静、虚实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而且中华许多文化就是用文字书写而流传下来的,
因此,赵多瑞老师质疑:书法的「一笔一画」是延续了五千年中华文脉的根,岂是华脉的「一块一脉」能媲美的?于是12月9日,赵多瑞与国潮服装设计师钟才、新锐空间设计师 Rita跨界组团,前来广州设计周·冠珠「一块一脉」主题展“踢馆”!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面对“踢馆”,冠珠代表为赵多瑞老师答疑:冠珠华脉岩板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根正苗红!因为陶,是中国文化的根,而华脉岩板以陶为根,以城市为脉,兼具文化、审美和实用价值,展现大国之美。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而且华脉的背后,是一个寻根的故事。中华陶土经过古法工序,在千年龙窑中高温烧制,在薪火中形成了窑变宝物。那什么是“窑宝”呢?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窑宝之珍贵,不仅在于艺术家的烧制经验与技艺,更在于坯料、釉色、天气、季节等影响下,每一块华脉偶然间生成的独一无二。同时,冠珠华脉岩板同时承载着敦煌文化的故事。
壁画、风沙、砺石、绢画……尘封的敦煌文明通过华脉岩板进行形象呈现,叠加我们瓷砖工艺,见证着千年敦煌的传承与新生。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经过精辟且有说服力的解答、近距离地接触华脉,赵多瑞老师渐渐了解藏在华脉深处的内涵,并对华脉让中华文化创新传承表示认可!
03华脉,让国潮文化走进中国人的家
赵多瑞老师表示:华脉提出对传统工艺/题材进行现代轻奢视觉升级,今古融合的形式与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趋势相似。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华脉的文脉传承与品质风格,传承并弘扬了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沉内涵,开创了具有跨时代、新视觉、高品位的国风特色新的领域,引领国际同类高端产品的时代潮流,充分体现了和谐人居,品位生活的创意宗旨,本人也为之鼓掌称赞!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产品的传承与创新,是立于商坛不败之地的第一法宝!而所谓的创新,即是“元素的重新组合”,而华脉正是提取传统已有的重要元素并结合同类产品的优良品质重新组合,深度研发的成功案例。
最后赵多瑞老师说:我在对华脉产品的品赏和感叹中体悟到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将对我的书法创作注添以下新的美感:
一、陌生视觉
远看效果近看质!如果没有远视效果,就没可能走近品赏你的作品,也即所谓的卖相不好。只有陌生的产品视觉,才能保持永恒。华脉岩板在视觉品相上做的很好,极具代表性,我要将这种视觉表象融入到我的书法创作中来。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二、细节典范
华脉岩板的开发团队精巧的构思,成色的讲究,质感的温馨,设计上的巧思妙想,均可成为细节上的典范。我也要学习这种精神,将细节做到极致,追虚捕微,精益求精,让我的书法创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高端古雅
华脉岩板能将中华悠远而深厚的文化沉淀巧妙地融入产品,并结合当下时尚设计理念,表现得尽善尽美、古为今用,这就是高度所在。古典中的优雅纹饰,敦煌壁画中的手绘图腾,象形文字中的原始图画,自然中流美的线条,温馨优雅的色彩,巧夺天工的设计,均能表现的完美协调。

(图片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
我十分坚信,「一块一脉」的华脉必将走向世界巅峰!我也期望在华脉的风格中得到启发,不断充实和完善我的书法创作风格。与华脉结伴同行,共赴辉煌!
结语:冠珠瓷砖对中华文脉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解读,所输出包括华脉在内的产品,以其硬核实力和文化内涵,面对质疑,接受质疑,打破质疑!让中国陶变成中国潮!
(文章来源:冠珠瓷砖官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