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企业密集发布一季度报告,属于建陶行业的几家企业跌多涨少,这与开年来各产区点火推迟,开窑率不足的情况基本吻合。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建陶行业2024年面临的挑战比2023年更为严峻。
在这样的行情下,有一家陶机企业却在一季度取得25.62亿营收,成为建陶行业少数正增长的企业,其中建陶机械业务订单大幅增长,海外订单合计占比超过65%。在刚刚过去的2024佛山潭洲陶瓷展上,其在现场签约多个整线工程项目,斩获颇丰……
科达,这一中国建陶行业培育的陶机巨头,已从行业发展形势中探索出变革之路,在稳步践行全球化战略的同时,也在通过持续创新推动行业新质转型。
潭洲展签约多个项目
科达领跑新质生产力
1
4月18-22日,科达以“全球服务,数擎未来”的主题亮相潭洲展,带来了陶瓷整厂的一系列智能设备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多项创新技术备受客商关注,并在展会期间敲定了合作。
-
4月18日,科达与河南嘉北科技达成签约合作,将为其打造窑后整线和数字化工厂项目,这不仅是科达自研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系统“甄陶MOM 3.0”在陶瓷行业的首次应用,也是擎系列抛磨整线在北方产区的首次应用。
4月19日,科达与湖南亚泰科技签约岩板数字化工厂项目合作,将助力其打造行业岩板数字化工厂新标杆。
-
4月19日,科达与广东志昇陶瓷签约全新日产5.5万m²中板智能整线工程,将为其提供六层干燥器、高效节能辊道窑、窑后智能整线等设备,建成后将是广东日产量最大的中板生产线。
-
4月20日,科达与景德镇金绿能科技举行“第六代发泡陶瓷智能整线工程合作签约仪式”,推动发泡陶瓷迈向智造新高度。
可以看出,科达的甄陶MOM 3.0、擎系列抛磨设备、整线工程在展会上大放异彩,深受客户青睐,这背后是科达对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AI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技术的超前尝试和研究应用。
例如甄陶MOM 3.0,首次引入了行业领先的AI大模型,加入了智能工艺模块,能帮陶企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工艺优化路线,实现降本增效。科达在现场展示了原料车间数字化生产系统的运作方式,能让陶企在库存控制、优化工艺、生产透明、监管成本等方面显著减少浪费、提升质量,受到很多工厂关注。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还有擎系列的多段摆动智能抛光机和第二代智能磨边机,也集成了AI算法和仿真模拟分析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大板/岩板的表面平整度均匀性问题和连纹、密缝产品的边直度问题,还能节省磨头、减少用电,提升优等率。而且多段摆动智能抛光机还能加装自动换磨具系统,通过六轴机器人自动更换磨块,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提升了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诸如此类的创新还有很多,如融入智能视觉算法和AI深度学习的瓷砖拣选系统,适用于柔性化生产的可移动储坯器笼(BOX)+激光导引无人AGV,以及接入数据库能实现自动升降温、空窑管理等功能的双层窑炉和氢动力高效节能超宽体窑……
科达作为陶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在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推动陶瓷迈向高质量发展,赋能行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整厂整线是大势
设备商转型服务商
2
本届潭洲展上,科达不仅展现了推动行业数智化升级的强大实力,也向全球客户释放了向建筑陶瓷生产服务商转变的积极信号。从设备供应商到生产服务商,这样的改变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符合当下的行业大势。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各国陶瓷产业都在削减投资,近年来完全新建的生产线数量一直在缩减,更多的是在原生产线基础上改造升级。例如在东南亚、北非、欧洲存在很多建成10年以上的陶瓷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因设备老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面临逐步淘汰或改造升级。
另一方面,随着陶瓷产业链的逐步成熟,陶瓷企业在翻新或新建生产线时,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整厂整线的全包方案。因为这样不仅资金投入会更划算,而且在后续项目进展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服务等方面也都更省心省力。近十年中资出海建厂就经历了从多家供应商组合到整厂整线采购的转变,在海外市场,拥有整厂整线供应能力的陶机厂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能提供整厂整线工程的上游厂商,科达这几年一直在巩固和完善全产业链的供应实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陶瓷整线装备进行串联和整合,形成了功能强大、配套齐全,且可灵活定制的整厂整线输出方案。
以高效节能连续球磨机为代表的原料车间方案,以18系列压机为代表的成型方案,以多层干燥器+节能宽体窑为代表的烧成方案,以擎系列抛磨设备为代表的窑后整线方案,以甄陶MOM 3.0为代表的整厂数字化方案……除此以外,科达还整合了陶瓷整线的种种配件耗材,在全球设立了70多个配件仓库及网点,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及技术服务。
随着改造升级和整厂整线逐渐成为趋势,科达提早启动设备商向生产服务商转型,这是十分有远见的一步棋。长远来看,服务和配件耗材供应都要长期和客户打交道,这有利于科达贴近市场、增加客户黏性,进而逐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逆势扩张全球布局
本地化运营抢市场
3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科达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从最开始的海外参展、设办事处,到海外设仓、设子公司,科达从单纯的出口设备、逐步发展到“买全球,卖全球”,一步步构建起了覆盖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服务网络。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即使在当前行情不佳的情况下,科达依旧没有停止全球扩张的脚步。继印度、欧洲、土耳其之后,科达又在印尼成立了子公司,在东欧、墨西哥设立办事处,这在进一步强化东南亚销售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接下来要大力拓展的东欧、北美市场打好了基础。
而在印度工厂、欧洲工厂之后,科达位于土耳其BOZUYUK的新工厂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这里将会进行部分陶机设备、色釉料、墨水等的本土化制造,为深耕土耳其市场以及辐射周边地区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在全球布局的同时,科达也同步推进人才、管理“本土化”的策略。所有的海外经营单位不仅在人力资源上向“本土化”员工倾斜,也更积极地了解融汇当地文化,在供应资源及生产制造方面不断加速实现“本土化”。例如在印度,科达已形成各部门一名中方经理,一名印方经理的组织架构,不仅激发了印度籍员工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种种举措之下,科达海外陶机业务不断取得新突破。2024年第一季度科达实现营收约25.62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83%。其中建筑陶瓷机械业务订单实现大幅增长,海外订单合计占比超过65%。
在第二增长曲线海外建材方面,科达也再接再厉,继续在空白市场的落子布局。2024年第一季度,科达肯尼亚基苏木洁具项目正式投产,喀麦隆陶瓷项目及坦桑尼亚建筑玻璃项目预计年内投产,秘鲁建筑玻璃项目及科特迪瓦建筑陶瓷项目均稳步推进建设,洪都拉斯陶瓷项目亦正在筹划中。
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在4月18日“全球陶瓷人佛山之夜”致辞时表示,科达在海外2个多亿平米的陶瓷产能,都是在没有陶瓷的空白地区,科达承诺在全球陶瓷产区都不会再做陶瓷,绝不和客户竞争。
从2024佛山潭洲陶瓷展看来,降本增效、数字化、装备供应集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在全球市场上,拥有整线供应能力,又能根据企业需求柔性定制,还能高效整合全球资源提供最具性价比方案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科达正是这样的企业。
未来科达将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先进的设备、更降本增效的方案助力陶企升级转型,推动陶瓷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