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早间,碧桂园旗下11只境内债券暂停交易。碧桂园称,因近期拟就公司债券兑付安排事项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后续将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措施。截至2022年末,碧桂园有息负债余额共2713亿,据市场不完全统计,碧桂园本次停牌的境内债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超过160亿元。
地产风险影响了投资者对家居企业的信心。近期,也有不少建材家居企业在互动平台上回应碧桂园“踩雷”情况。8月15日,针对“碧桂园事件”,国家统计局资讯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问题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优化,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碧桂园旗下11只境内债停牌
8月10日,有“宇宙第一房企”之称的碧桂园首次公开承认了危机并表示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流动性压力很大;还透露了公司2023上半年至少亏损450亿元,将开展自救。
随后,8月11日,碧桂园发布董事局主 席杨惠妍和总裁莫斌的管理层致歉公告,向客户、投资者、合作伙伴致歉。
8月14日早间,碧桂园旗下11只境内债券暂停交易。碧桂园称,因近期拟就公司债券兑付安排事项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后续将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措施。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碧桂园有息负债余额共2713亿,其中,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可换股债券合计约1088亿元;另有约6成为银行和其他借款约1625亿。据市场不完全统计,碧桂园本次停牌的境内债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超过160亿元。
根据克而瑞统计的销售数据,碧桂园在2017年至2022年的六年时间里蝉联行业销冠。2022年,碧桂园约实现全口径销售额4643亿元,同比下降约39%,但也维持住销售规模第一的位置。
2022年末,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签发的商票,截至2022年末余额为59.4亿元,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余额为67.9亿元。
蒙娜丽莎帝欧惠达…
多家供应商回应
针对碧桂园可能带来的连带危机,近期,包括陶瓷企业在内的多家下游供应商对此进行回应——
蒙娜丽莎:已加强风险管控
8月11日消息,蒙娜丽莎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近几年均与碧桂园有业务来往。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以来,公司通过成立专门小组加强对工程业务风险管控,主动收缩部分风险较大房地产项目订单,并已按相关会计准则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同时积极采取以工抵房、法律等措施追回款项。
帝欧家居:高度关注,目前总体可控
8月11日消息,帝欧家居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高度关注碧桂园债务问题,并从去年初开始就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通过收取现金的方式大幅降低了应收款。此外,其又通过工抵优质房源加现款现货等措施,达到进一步快速降低应收账款同时又能保持继续供货的目的。目前局势总体可控。
惠达卫浴:已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
惠达卫浴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近几年与碧桂园存在业务来往,自碧桂园出现阶段性流动压力问题以来,公司已成立专门应收账款管理小组,通过现款现货、工抵优质房源加法律诉讼等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风险,维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目前该事件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如达到披露标准,公司将会及时披露。
华帝股份:几乎无合作项目
华帝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近年来,公司与碧桂园几乎无合作项目,现仅存有非常小额的应收款项,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无任何不良影响。
东方雨虹:无大额债权债务关系
8月14日,东方雨虹董秘称,碧桂园与公司合作过程产生的收入占公司收入比例一直较小,且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强回款管理,因此截至目前,碧桂园与公司无大额债权债务关系。
4家陶企提起
300+起工程买卖诉讼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房地产“暴雷”的影响,陶瓷企业与房地产商、大型工程建设商的诉讼纠纷持续增加。以陶城君抽样查询的4家陶企为例,2023年截至目前,4家陶企对房企、大型工程建设商提起的开庭公告合计达311件,绝大部分为买卖合同纠纷、票据追索纠纷。
从裁判文书的披露结果来看,2023年截至目前,4家陶企共有61起与房地产商、工程建设商的诉讼纠纷,涉案金额合计1.19亿元,这其中不少项目为财产保全。
今天(8月15日),针对碧桂园债务危机事件,国家统计局资讯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调整阶段,部分房企经营遇到一定困难,特别是一些龙头房企债务风险有所暴露,影响市场预期。但要看到这些问题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优化,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对于陶企而言,也只有做好现金管控,降低买卖风险,跟着市场发展,见招拆招,才能转危为安。
(文章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