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宣贯会在建邦杭萧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举行。培训主要围绕《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0- 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出台背景、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计划、指标详解、保障措施、配套文件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贯解读,结合江门市装配式建筑的监管模式,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进行质量监督要点分析及经验分享。
宣贯会由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开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建邦杭萧装配有限公司等承办,全市各区建设主管部门、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房产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监理、咨询等单位近300名技术负责人参加。

(图片来源:中国陶瓷家居网,侵删)
目标:2025年末装配式建筑占35%以上
据介绍,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革新,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与普通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生产、安装、抗震等各方面,优势明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提高建筑安全水平、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提高市民居住质量、增强社会各界获得感等一举多得之效,还可助力于“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筑综合质量和性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专项规划》提出,2020-2025年江门装配式建筑发展多项目标与阶段性任务,建立全方位指标体系。
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末,江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35%以上。
近期目标是夯实装配式建筑发展基础,实现由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主导,装配式建筑成为江门市主要建设模式之一。到2021年末,江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
远期目标是着力提高装配式建筑覆盖面,基本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良好工作局面,装配式建筑成为江门市主要建设模式。到2025年末,江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着力打造不少于5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成不少于7个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具有现代化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队伍。
江门市住房城乡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贯会对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2020年,江门市住建局将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快形成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市场机制和环境。
现状:至去年江门仅两个装配式项目
从现状来看,江门市装配式建筑占比不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专项规划》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江门市有2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分别是52号地块建设项目7#楼和江门新会骏凯豪庭二期18号住宅楼。
整体而言,目前,江门市有部分工业厂房、集装箱改建酒店、临时性住房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和混凝土部品部件,但装配化水平不高,未经过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的认定。
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会长曹大燕表示,不只是在江门,目前省内多数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比都不高,具体原因主要还是建筑成本,因为目前装配式建筑量比较少,导致成本相对高一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装配式建筑肯定是未来的主流,成本也会降低。
《专项规划》也提到,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增长,我国“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逐渐走向消失,建筑业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不再,劳动力成本的倒逼、环境和资源的倒逼,迫使建筑企业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传统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噪音和建筑扬尘、粉末、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趋严峻。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迎利好
宣贯会上,与会人员参观了广东建邦杭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对钢结构装配式办公楼项目、钢结构厂房项目进行观摩学习,在生产车间原材料展示区、钢管束样品展示区、智能化生产设备、构件工艺展示区、安全定型化产品展示区、生产加工区前驻足,兴致盎然,详细了解钢构件的生产加工及安装的特性与优势。
随着《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江门市装配式建筑行业将迎来大发展,对于装配式建筑企业发展迎来利好。
【目标】
到2025年末,江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35%以上。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着力打造不少于5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建成不少于7个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具有现代化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队伍。
(文章来源:中国陶瓷家居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