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陶城君查询发现,广东、山东、辽宁相关生态环境部门对13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涉及广东4家、山东3家、辽宁4家,合计11家陶企。
整体上看,被处罚的原因包括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及验收制度、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新上建设项目改动未重新报批等。其中,罚款数额最高达48万元,处罚原因为该公司安装设施不符合环评要求、存在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
另外,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2021年四川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第二批)绩效评级结果的公示》,其中,6家陶瓷企业被评为B(含B-)级企业。生态环境部发布,督察组督察宁夏**自治区发现,中卫市中宁县北部山区非法采矿问题突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4家陶企涉环境问题被罚48万
2021年11月,广东省共有4家陶企涉及环境问题被通报。其中,1家陶企因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及验收制度,被罚27万元;3家陶企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共被罚11万元;1家陶企因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被罚10万元。
|
序号
|
单位名称
|
处罚结果
|
处罚单位
|
|
1
|
佛山市南海区元*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
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及验收制度;罚款:27万元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
2
|
肇庆市高要区禄步镇新*陶瓷原料场
|
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罚款:10万元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
|
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罚款:5万元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
|
|
|
|
3
|
梁**(高要区大湾镇鸿*陶瓷原料经营部)
|
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罚款:5万元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
|
4
|
罗定市罗*陶瓷有限公司
|
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罚款:1万元
|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
|
山东
3家陶企被行政处罚52.43万元
据山东省行政处罚***息,3家陶企因未按照规定保存设施运行记录、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新上建设项目改动未重新报批等,被下达行政处罚决议书,处罚共计52.4375万元。
其中,山东远*陶瓷有限公司因未按照规定保存设施运行记录、安装设施不符合环评要求、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等,被处48.9375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相关违法行为。
|
序号
|
单位名称
|
处罚原因
|
处罚金额
|
|
1
|
山东远*陶瓷有限公司
|
末按排污许可要求保存治污设施运行记录
|
0.6875万元
|
|
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
48.25万元
|
|
|
|
2
|
山东统*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未重新报批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1.5万元
|
|
3
|
淄博市中**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
未按规定使用布袋除尘器,造成成型工序产生的粉尘不能够有效收集处理
|
2万元
|
辽宁
4家陶企被行政处罚11.25万元
据辽宁省行政处罚***息,4家陶企因项目未批先建、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不正常运行、未对废气排放口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记录等,被下达行政处罚决议书。处罚共计11.2518万元,并责令停止相关违法行为。
|
序号
|
单位名称
|
处罚原因
|
处罚金额
|
|
1
|
沈阳博**陶瓷有限公司
|
新建塑料护角和包装带项目未批先建
|
2.2518万元
|
|
2
|
沈阳鸿*陶瓷有限公司
|
废气排放口位置与所持排污许可证规定位置不符
|
3万元
|
|
3
|
沈阳大*陶瓷有限公司
|
在线自动监控设备运行不规范,超过规定的误差标准,构成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不正常运行。
|
3万元
|
|
4
|
沈阳新**陶瓷有限公司
|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对废气排放口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记录
|
3万元
|
四川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结果公示
2021年12月29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2021年四川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第二批)绩效评级结果的公示》,共有2家企业通过A级企业审核,40家企业通过B(含B-)级企业审核,9家企业通过绩效引领性企业审核。其中,6家陶瓷企业被评为B(含B-)级企业。
|
序号
|
市/区
|
企业名称
|
管控类型
|
|
1
|
乐山市夹江县
|
夹江县兴泰和陶瓷有限公司
|
B
|
|
2
|
乐山市夹江县
|
四川香莱尔陶瓷有限公司
|
B
|
|
3
|
乐山市夹江县
|
夹江县广乐陶瓷有限公司
|
B
|
|
4
|
乐山市夹江县
|
四川省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
|
B
|
|
5
|
乐山市夹江县
|
四川省欧罗兰陶瓷有限公司
|
B
|
|
6
|
眉山市仁寿县
|
眉山市凯丰陶瓷有限公司
|
B
|
宁夏
陶瓷黏土等非法开采矿山破坏生态问题突出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12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宁夏**自治区发现,中卫市中宁县北部山区非法采矿问题突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包括非法开采矿山破坏生态问题突出,违规占地破坏生态严重,生态修复治理责任不落实。
其中,北部山区部分矿山企业违反矿产资源法规定,非法越界开采行为多发,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督察发现,中宁县铜铁沟陶瓷黏土矿(以下简称铜铁沟矿)成立于2010年,矿业权面积仅6.9亩,越界开采达182亩,超矿业权面积26.4倍;同时还违反采矿许可证关于开采深度为3—10米的规定,将矿业权外面积为30多亩的山体整体推平,实际开采深度达35米左右,严重破坏山体自然地貌。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2021年12月11日,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铜铁沟矿矿业权面积仅6.9亩,越界开采达182亩,超出26.4倍;实际开采深度达35米,远超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深度要求
(文章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