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下行压力犹存、经营条件更趋复杂的背景下,不少陶企通过一系列举措展现出强大韧性。
昊晟企业的第一条生产线于2002年在阳光厂落成,经过21年的发展,昊晟企业现已拥有广东3大生产基地、17条现代化生态生产线,总占地面积200万m²,年产量1.15亿m²;旗下壹號智选、新濠超防滑大理石瓷砖、维罗生态砖三大品牌构建出差异化的品牌矩阵,并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
在陶城报发布的世界陶瓷卫浴100强榜单(2022财年)上,昊晟企业位列第78位,同时入围“全球瓷砖产量30强”榜单。

(图片来源:昊晟陶瓷,侵删)
陶瓷行业已经迎来存量时代,怎样的陶企能“适者生存”?昊晟企业董事长罗文强认为,强化品牌、聚焦产品、企业管理缺一不可。“做品牌才能实现利润,稳定自己的产能销售。”“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去把产量拉大,反而要把基础的东西做好。”
为此,昊晟集团提出了“稳字当头、保存实力、稳中求进、高质发展”为核心的方针战略,坚持专业深耕与拓新并进。“搞企业肯定有起有落,我们一步一步去做,把自己企业做好,未来还是有机会的。”
"这个时候没必要把产量拉大"
打好基础,未来还有机会
为了追求规模与成本优势,当下陶瓷行业的窑炉越来越长,产量越来越大,7.5万平方米乃至号称10万平方米的大线已然诞生。大产量生产线有没有必要?又将给陶瓷行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对此,罗文强认为,“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去把产量拉大”“如果经济不好,你就算怎么样做,量也不一定大得起来。”

(图片来源:昊晟陶瓷,侵删)
“广东应该不会往这个(大产能生产线)方向去发展。我们广东砖的定位,品质方面是有一定保障的。起点高一点,企业追求长远发展。从原材料结构、设备投入、生产理念这些方面而言,我认为广东企业是不会无限去扩大产能的。”“在广东基本上很少听到说有六七万(产能的生产线),基本上是在三万到四万之间的。”
面对当下的行业现状,罗文强坦言下滑趋势或将持续,但未来还有机会。
“陶瓷行业产能过剩,下滑的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认为这个时候反而是我们做基础的时候。所以就算不开窑也好,降低一些产量也好,我们都要把那个砖做好。打好基础,等复苏的时候、有量的时候,可能我们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图片来源:昊晟陶瓷,侵删)
"企业想长久还是要做品牌"
差异化定位寻求增长
消费市场越来越细分,圈层细化越来越明显,不同的消费人群、消费圈层往往需要不同的品牌策略和产品体系为之服务。为此,昊晟集团打造出壹號智选、新濠超防滑大理石瓷砖、维罗生态砖三大品牌,通过品牌差异化、产品细分化、渠道多元化等优势,持续抢占用户心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中,壹號智选,致力于打造国际化高端产品平台,以全球视野整合意大利IRIS Ceramica瓷砖、GRUPPO ROMANI集团、西班牙AZUVI、西班牙X-LABS等国际高端瓷砖品牌以及自有品牌壹號瓷砖,力求将全球前沿的产品设计、先进的技术工艺、当代的美学空间体验和国际营销服务系统带给当代中国高端消费者;
新濠超防滑大理石瓷砖持续专研防滑工艺技术,并先后研发出“纳米防滑技术”、“高精刻蚀防滑技术”两代超防滑核心技术,奠定其在防滑瓷砖领域的领跑地位;
维罗生态砖则是昊晟旗下专注健康功能瓷砖的品牌,其产品涵盖生态健康理石、生态岩板、生态现代砖、抗菌防滑砖、超晶石、抛光砖、瓷片等八大系列。

(图片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
罗文强认为,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走品牌化道路。“我认为长远来看,还是要做品牌。有品牌才能实现利润空间的增长,也能稳定自己的产能销售。”“搞企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做品牌是为了长远。有自己的企业肯定是当成一份事业来做的,不只是考虑短暂性的盈利。”
一直以来,昊晟企业都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化道路,并在市场变化、消费升级的基础上持续进行品牌焕新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新濠为例,2023年,新濠在洞察未来30年中国老龄化趋势的需求之下,全面升级更名为「新濠超防滑大理石瓷砖」,通过第二代超防滑技术“高精刻蚀防滑技术”对全系列产品的防滑功能和工艺进行全面升级,并推出了聚焦“超防滑”的三年品牌战略。
纵观近几年,陶瓷行业的发展正加速进入洗牌的深水区,不少企业都挣扎求生苦觅增长,然而昊晟企业却频频展现出惊人的发展势能,旗下品牌也不断迎来品牌价值升维。

(图片来源:昊晟陶瓷,侵删)
中国陶企走出去有很大优势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陶瓷行业的主旋律。作为成立21年的广东陶企,昊晟企业也坚持以产品品质为基石,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就算经济差,我们还是要搞技改。我们大的一次技改是在五年前,小的技改每年都有。”“技改一方面是降成本,第二个就是智能化、绿色环保的方向,第三个就是从技术工艺的角度看看怎么去升级产品的品质和表面效果。现在市场环境不好,我们更要把产品做得更好。”

(图片来源:昊晟陶瓷,侵删)
据了解,新濠联合华工学院派创新研发高精刻蚀技术,能实现遇水超防滑、干态超防滑、持久超防滑、全规格超防滑、全工艺面超防滑、全场景超防滑的六大超防滑差异优势。该工艺也成功攻克防滑砖技术难点,湿态状态下,达到国标A级防滑(A≥14°),高于亮面普通瓷砖3倍以上,实现遇水超防滑;以及超越常规瓷砖防滑耐久性,实现20000次水洗后,静摩擦系数F≥0.77,实现持久超防滑。
“主打超防滑这个功能,是对于未来老龄化社会需求的考虑。我们未来肯定会花更大的力度去做这个事情,包括专业的研发基地、防滑工艺的升级、相关数据分析和标准完善等。超防滑2.0系列推出来以后,我们马上就开展3.0的研发了,我们未来会持续把这个品类做好做实。”

(图片来源:昊晟陶瓷,侵删)
在国内产能过剩、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两条腿”乃至“多条腿”走路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凸显,对于国内陶企而言,国外市场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对此,罗文强也认为,中国砖特别是广东砖走出去确实有非常大的优势。
“第一是品质优势,我们的产品质量、品质,特别是广东砖,在国际上是有很大优势。第二是性价比优势。我们产品的性价比确实应该算是不错的,当然我们国内产品走出去最大的一个阻碍就是关税,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竞争劣势。”
“总的来说,世界那么大,也有很多经济好的地方,他们肯定是看准我们中国产品的,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坚守品质的初心,我认为在国际上我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文章来源:陶城报-公众号,侵删)